-東瀾灣社區醫療用房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
一、工程概況
本項目為東瀾灣社區醫療用房太陽能熱水系統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,項目建筑總面積6327.35㎡,由6層醫療用房組成,為多層公共建筑,耐火等級一級,建筑高度23.90米。
1、設計采用集中集熱-集中儲熱太陽能熱水系統。
2、日用熱水量按甲方招標圖紙要求,設計最高日用55℃熱水量按10噸計算。
3、太陽能集熱器設備采用2000*1000*80mm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模塊,設計安裝91塊,每組集熱器模塊集熱面積2㎡,總計太陽能總集熱面積182㎡。
4、輔助熱源采用空氣源熱泵。最終設計1臺20P機組輔助加熱。
5、根據圖紙及招標文件,我方深化設計采用單水箱太陽能系統,深化設計一個12噸的圓形不銹鋼保溫儲熱水箱。
6、系統設計全日24小時供應熱水,當回水主管路溫控探頭低于下限溫度設定值(45℃,可調)時,供水變頻泵及回水電磁閥自動打開,將管道內低溫水加壓至屋頂熱水箱,再經熱水箱供水至管道,當回水主管道溫控探頭達到溫度設定上限值時(45℃,可調)時,供水變頻泵及回水電磁閥自動關閉,如此反復,讓回水管路始終保持一定的設定熱水溫度值,使用水末端龍頭一開便有熱水,不浪費水資源。
二、施工界面劃分
熱水管道及回水管道按圖紙接至各用水點,無需做支管的部位按圖紙管徑大小安裝閥門。
編寫太陽能工程實施方案、施工圖深化設計,完成太陽能節能備案驗收。
安裝時做好防雷、防風、防雨、電器接地保護等工作,且不應破壞屋面防水層及其他建筑成品。
施工用水、電費及垃圾清運費由我方負責。甲方只負責協調總包單位提供一個施工用水、電接口,水、電線路延伸由我方自理,費用計入總報價。(注:水、電接口應至少提供至屋面水箱附近)
在土建單位澆筑屋面集熱板、水箱基礎時派技術人員現場校核位置;及時預留、預埋管道過樓板、墻體洞口;配合土建做好設備基礎。
三、施工情況
1、太陽能系統集熱方式:太陽能集熱器和水箱之間溫差循環,系統為非承壓系統。
2、樓頂太陽能集熱系統、空氣源循環系統、水箱至各設備的連接管道及熱供、回水管道均為不銹鋼管。
3、閥門口徑小于DN50的采用全銅閘閥,大于等于DN50的閥門采用銅桿銅芯鑄鐵閘閥。
4、安裝條件必須滿足太陽能集熱器正面朝南方向,并且安裝面為平面,并且能夠達到安全荷載要求,安裝時必須保證基礎牢固防止風飄。集熱水箱安裝必須保證安裝面能夠安全荷載,安裝時必須安裝在承重梁并加以固定。管道系統須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安裝。
5、管道安裝應注意平直美觀,盡可能靠近墻、貼柱、貼梁。管道支吊架設置按現行施工及安裝及驗收規范規定和國標03S402,并采用順水三通及四通。施工中必須和土建單位密切配合,預先制定合理的安裝方案,協調各專業的管道,原則上:有壓管道讓自流管道,冷水讓熱水,小管徑管道讓大口徑管道;
6、預留孔洞:管道在穿越剪力墻、梁應預埋套管或留洞。當管道穿越梁、內部剪力墻時預埋普通鋼套管;
7、管道穿過墻壁和樓板,應設置金屬套管。安裝衛生熱水管道在穿越樓板及墻體時應預埋鋼套管,穿越樓板處的鋼套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公分;
8、管道支吊架和管卡應固定在樓板支墩或立柱上,支、吊架采用槽鋼或角鋼制作,并做好防腐。熱水管道與支、吊架連接處,放置導熱系數較小的材料,防止熱橋現象;
9、管道以i=0.003的向上坡度坡向立管,且最高點設自動排氣閥;
10、太陽能系統的集熱系統做灌水試驗,溫差循環管道做打壓試驗。
11、太陽能系統及水箱間裸露的管道及附件均做保溫,保溫材料為橡塑保溫管,保溫層厚度不低于20mm,室外保溫管外包鋁皮保護,室內保溫管外纏鋁箔;
12、室外水泵上加防水罩,防水罩采用鋁板制作,鍍鋅角鋼框架;